CN EN 咨询热线:18116152115

热点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新闻资讯

触电与触电急救

 1、 触电是怎么回事,对人体有什么损伤? 
人碰到带电的导线,电流就要通过人体这就叫触电.电流通过人体,对于人的身体和内部组织就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分电击和电伤两种.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使内部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电击伤会使人觉得全身发热、发麻,肌肉发生不由自主的抽搐,逐渐失去知觉,如果电流继续通过人体,将使触电者的心脏、呼吸机能和神经系统受伤,知道停止呼吸,心脏活动停顿为死亡.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损伤.电伤从外观看一般有电弧烧伤、电的烙印和熔化的金属渗入皮肤(称皮肤金属化)等伤害.总之,当人触电后,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和发生电弧、往往使人体烧伤,严重时造成死亡. 
 
    2、 多大的触电电流,能使人发生生命危险? 
电流通过人体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电流通过的时间有长有短,因而有着不同的后果.这种后果又和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系.但是要确实说出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少,才能发生生命危险是困难的.一般人体通过电流后,人体对电流的反应情况见表. 
电流(安) 人体的反应 
50~60周的交流电 直流电 
0.006~0.00150.002~0.0030.005~0.0070.008~0.0100.020~0.0250.050~0.0800.090~0.100 手指开始感觉麻刺手指强烈麻刺手指肌肉痉挛手摆脱电极已感困难,但一般尚能摆脱;手指及手节处已有剧痛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剧痛、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呼吸麻痹持续3秒或更多时间时心脏麻痹,心房停止跳动 没有感觉没有感觉有麻痛或灼热的感觉灼热增烈灼热更加增烈,产生不强烈的肉痉挛感觉强烈灼痛,手的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呼吸麻痹 
从表中看出,当人体通过0.0006安的电流,会引起人体麻刺的感觉;通过0.02安的电流,就会引起剧痛和呼吸困难;通过0.05安的电流就有生命危险;通过0.1安以上的电流,就能引起心脏麻痹、心房停止跳动,直至死亡. 
 
     3、 触电者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人触电后都将要威胁触电者的生命安全,其危险程度和下列因素有关: 
(1) 通过人体的电压; 
(2) 通过人体的电流; 
(3) 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 
(4) 频率的高低; 
(5)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6) 触电者的体质状况; 
(7) 人体的电阻. 
 
     上述因素的危险程度分述如下: 
通过人体的电压:较高的电压对人体的危害十分严重,轻的引起灼伤,重的则足以使人致死.较低的电压,人体抵抗得住,可以避免伤亡.从人触碰的电压情况来看,一般除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外,高于这个电压人触碰后都将是危险的.通过人体的电流:决定于触电者接触到电压的高低和人体电阻的大小.人体接触的电压愈高,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只要超过0.1安就能造成触电死亡. 
电流作用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对于人体的伤害程度有很密切的关系.人体处于电流作用下,时间愈短获救的可能性愈大.电流通过人体时间愈长,电流对人体的机能破坏愈大,获救的可能性也就愈小. 
频率的高低:一般说来工频50~60周对人体是最危险的.从电击观点来说,高频率电流的灼伤的危险性并不比直流电压和工频的交流电危险性小.此外,无线电设备、淬火、烘干和熔炼的高频电气设备,能辐射出波长1厘米至50厘米的电磁波.这种电磁波能引起人体体温增高、身体疲乏、全身无力和头痛失眠等病症.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通过人体时,可使表皮灼伤,并能刺激神经,破坏心脏及呼吸器官的机能.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如果是手到脚,中间经过重要器官(心脏)时最为危险;电流通过的路径如果是从脚到脚,则危险性较小.这样一来触电时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又决定了心脏所通过电流的多少,一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通过心脏的电流与通过人身总电流的百分数(%) 
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从左手到脚从右手到脚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 3.33.76.70.4 
触电者的体质状况和皮肤的干湿润程度:人体是导电的,当触电后电压加到人体上时,就将有电流通过.这个电流与人体质和当时皮肤的干湿程度有关.当皮肤潮湿时电阻就小,皮肤擦破时电阻更小,则通过的电流就大,触电时的危险程度也就大.同时与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关系.如果触电者有心脏病、神经病等,危险性就较健康的人大的多. 
人体的电阻:人触电时与人体的电阻有关.人体的电阻一般在10000~100000欧姆之间,主要是皮肤角质层电阻最大.当皮肤角质层失去时,人体电阻就会降到800~1000欧姆.如果皮肤出汗、潮湿和有灰尘(金属灰尘、炭质灰尘)也会使皮肤电阻大大降低. 
 
      4、 220伏的电压,触上有没有危险? 
很多人认为220伏电压对人没有什么危险,使用中不必担心,这完全不对,220伏电压虽然不高,但因为使用的场所较多,又经常和人们接触,再加之人们对220伏的低电压经常忽视,触电的机会也较多.因此在人身触电事故中,低压触电事故占居比重较大.因此在低压系统用电中,我们更应十分注意安全,避免触电. 
 
       5、 什么叫两线触电和单线触电? 
人体直接碰上班了带电体,接触到绝缘损坏而漏电的设备或者是站在发生接地故障的周围都能触电.根据触碰导线数目不同,触电分为两线出版触电和单线触电.两线触电就是指人的身体同时接触到同一电力系统中的两根电线,如图甲所示.这时人体接受线间的电压,使身体成为电的通路、两线触电大多数是在带电工作时发生的.如果各相的有电部分距离很近就更容易发生.两线触电最为危险,在这种情况下,电压最高. 
单线触电是指人体碰到了带电线路或者各种电气装置的任何一根线引起的,如图乙所示.单线触电也很危险. 
在各种触电方式中电流都要通过人体,但通过的数量并不相同.在两线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In=U/Rn 
式中:In 通过人体的电流(安) 
U 电气设备的电压或线电压(伏) 
Rn 人体的电阻(欧) 
在单线触电中,由于网路中接地方式不同,通过人体中电流数量也不一样: 
(1) 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线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In=UФ 
式中: 相电压(伏) 
中性点接地电阻(欧) 
由于通过中性点接地电阻是很小的,与人体电阻相比较可以略去不计, 
 
     6、 常见的触电事故有几种? 
用电中发生各种不同形式的触电事故,从总的情况来看,常见的触电形式有如下几种: 
(1) 接触碰上了带电的到头来.这种触电往往是由于用电人员缺乏用电知识或在工作中不注意,不按有关规章和安全工作距离办事等,直接地触碰上了裸露外面导电体,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 
(2) 由于某些原因,电气设备绝缘受到了破坏漏了电,而没有及时发现或疏忽大意,触碰了漏电的设备. 
(3) 由于外力的破坏等原因,如雷击、弹打等,使送电的导线断落地上,导线周围将有大量的扩散电流向大地流入,将出现高电压,人行走时跨入了有危险电压的范围,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4) 高压送电线路处于大自然环境中,由于锋利等摩擦或因与其它带电导线并架等原因,受到感应,在导线上带了静电,工作时不注意或未采取相应措施,上杆作业时触碰带有静电的导线而触电. 
 
     7 、 用电中怎样才能预防人身触电事故? 
触电能使人造成烧伤或死亡,但是事故的多数原因是人为造成的.用电中注意以下问题,可以预防触电事故. 
(1) 损坏的开关、插销、电线等应赶快修理或更换,不能将就使用. 
(2) 不懂电气技术和一知半解的人,对电气设备不要乱拆、乱装,更不要乱接电线. 
(3) 灯头用的软线不要东拉西扯,灯头距地不要太低,扯灯照明时,不要往铁线上搭. 
(4) 电灯开关最好用拉线开关,尤其是土地潮湿的房间里,不要用床头开关和灯头开关. 
(5) 屋内电线太乱或发生问题时,不能私自摆弄,一定要找电气承装部门或电工来改修. 
(6) 拉铁丝搭东西时,千万不要碰附近的电线. 
(7) 屋外电线和进户线要架设牢固,以免被风吹断,发生危险. 
(8) 外线折断时,不要靠近或用手去拿,应找人看守,赶快通知电工修理. 
(9) 不要用湿手、湿脚动用电气设备,也不要碰开关插销,以免触电. 
(10) 大清扫时,不要用湿抹布擦电线、开关和插销,也不要用水冲洗电线及各种用电器具、电灯和收音机等. 
(11) 架设收音机、电视机和矿石收音机的天线,不要靠近电力线,以免天线被风吹断,掉在电力线上面而发生危险. 
(12) 当灯头的螺丝口露在灯口外面时,应安装灯伞成保护圈,或换用能把螺丝口包上的长灯头,以免开闭灯时触电. 
(13) 应该经常教育子女,不要玩弄开关、插销、收音机和其它各种电器等,以免发生危险. 
(14) 晒衣服或搭手巾时不要搭在电线上. 
(15) 移动台灯、收音机、电视机等电气用具时,必须先断开电源,然后再移动. 
(16) 看见小孩攀登电杆或摇晃电杆时,应及时制止,并教育小孩不要在电杆附近玩,以免发生危险. 
(17) 上房晒东西时,注意别碰房上的电线,以免触电. 
(18) 儿童不要在电线旁放风筝,以免风筝挂在电线上发生事故. 
(19) 保险盒要完善,保险丝熔断时,必须及时找出原因,换上同等容量的保险丝,不可用铜丝或铁丝代替. 
(20) 广播喇叭线不能和电力线混在一起,以免因绝缘不良,喇叭线碰到电力线上发生危险. 
分享到: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孕妇如何安全过冬        下一篇:中毒必要急救守则1
版权所有©上海康牧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16337号-1 手 机:18116152115
地 址:上海市松江区滨湖路299号 业务QQ:3244939838
  • 电话咨询

  • 18116152115